23岁的台湾小伙子蒋东颖一开始是抱着陪父亲“走一趟”的念头来参加第六届海峡论坛“同名村 一家亲”联谊活动的。但在15日,这个台湾“微信族”发觉寻亲也可以是一件年轻新潮的事情。 当天,在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、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等共同组织下,两岸40多个“同名村”的200多位台湾村里长以及宗族长老,会聚厦门市集美区板桥,茶叙恳亲。 在板桥张氏祖庙前,台湾新北市板桥区张廖简宗亲会创会理事长张进锋介绍了板桥“同名村”的故事:当初我们有位宗亲张进财到厦门,回去后说集美也有一个“板桥”,之后我们每年都会到集美板桥来祭祖。 目前已经初步查证有渊源关系的闽台同名村、同宗村84对。像两岸“板桥人”这样“对上号”,开始“走亲戚”,是蒋东颖的爸爸——57岁的蒋敏全的愿望。来自彰化县花坛乡白沙村的他,正在写故乡花坛乡的历史,非常希望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渊源。他说:“我的祖先来自晋江,后来迁到南安县。我从网络上查到这个地方现在应该是晋江水头镇,但还不能确认。” 当天的联谊活动上,主办方通过微信开通了“闽台同名村 两岸一家人”的沟通交流平台,所有的“同名村”都可以加入。在儿子蒋东颖的帮助下,蒋敏全利用微信群发出了寻亲的求助信息。 “我们的族谱里记载得不是那么清楚,可能寻找过程中会费一些时间,希望借助网络这个跨越空间的工具,帮我找到自己的家乡。”蒋敏全说。 “原本我认为寻亲是老人家的事情,不过这次来了,觉得不错。况且我和爸爸正打算到大陆创业,正好过来探探路。”蒋东颖说。 以前来大陆寻根的台胞多是“有一定年纪”,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。此次联谊活动上,除了蒋东颖这样的“90后”,也有台南市北门区锦湖里里长郭添贵的儿子郭建良这样的“80后”。 “历史不能断,寻根就要一代代传承下去。”平时喜欢研究历史的蒋敏全说。 “现在想想,族谱什么的数字化了,网络寻亲也是挺有趣的事情。”蒋东颖说,自己在台湾做通讯服务业,发现很多台商都在用微信,也下载了一个,从前年起就成了台湾“微信族”。 蒋敏全父子相信,微信会帮他们实现寻亲之梦,微信里的大陆宗亲和朋友名单会越来越多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zs.gndm.cn/post/729.html 转载需授权!